上次有機會參加文建會所辦的社區交流會議到今天也快一年了。今天又很幸運的參與了一個月一次的交流會。
話說交流會是文建會在八八風災後依照受災社區所提的計畫所評選出的十二個社區,十二個社區會輪流在各社區辦理交流會,而我去年是參與了大社社區的交流會,八八風災之後大社居民被安置在龍泉的軍營生活,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臉部表情與開朗的笑聲,雖然人生遭逢重大創痛,心,依然輕鬆的跳躍!我當下自問換作是我答案是可能會沈鬱很長一段時間吧!
今天來到了瑪家鄉的大社永久屋,開門出來迎接我們的竟然是去年參加交流會的同一個社區社造員。讓我十分訝異,我一直以為他們還在軍營中生活,原來他們已經搬遷至此已半年之久了。這次看到他們笑容一樣沒變,眼神中多了一份自在。
在交流會中看到八八風災帶給大社社區的”禮物”,也聽到目前適應生活與空間問題,這些事情是我們很難去想像的,或許必須真實體驗才能有所同感其中的酸甜苦辣。在交談中阿坊(記得好像是這樣寫,真是不好意思!)讓人感受到樂觀的天性,她覺得她把每一天當作是最後一天的心情來過日子,乍聽之下似乎相當的衰愁,但她所表達的意含卻是:當明天到來時,生命又增加一天,因此會更加珍惜這一天,因為這是上天所賜予她的恩典。
聽完她的談話不禁讓我有些許的忌妒,雖然我的生活條件比她好,但豁達修為卻是望塵莫及。人的快樂與否並未與生活物質多少成正比,也未與朋友的多少成正比,而是與心有多寬成正比的!
阿坊回想起來覺得在體育館的生活是快樂的,因為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
山上沒有雜貨店?行動雜貨店在孩子們放學後便出現了。
猜一猜?沒事把一節木頭掛在屋簷下做什麼呢?
答案是:
蜂窩
那蜂蜜要怎樣取出來呢?
考考大家囉!